中国手语课

中国手语课告一段落。第一期课程学习了很多词汇和简单句式,期待第二期课程学习语法,把词汇串联起来,表达比较完整的概念。最近看一些手语公众号里的视频,竟然能看懂不少表达了,非常欣喜。

昨天没有学新的词汇,了解了一些中美手语发展历史。感触最深的是“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”这个观念。这个观点看上去平淡无奇,但是美国手语(发展最完善的、最成体系的手语之一)从“口语主义”(oralism)中独立出来,被承认是一门独立的语言,经历了相当长的斗争。所谓“口语主义”,即以英语为核心,用手势辅助嘴形逐字逐句地“翻译”英语——这长久以来是“学院派”的手语教学规范。在这个前提下,聋人表达的手势英语被认为是低等的、破碎的英语。相比之下,聋人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出非常丰富的手势和语法,通过丰富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以一种近似即兴表演的方式交流。(我有个好朋友痴迷即兴表演。他告诉我:即兴表演不是没有章法乱演,而是所有演员默契地在一套既定的规则下根据实际情境临场反应。)但是,这种日常手语不仅不登大雅之堂,在学校使用甚至会遭受惩罚。直到1950年代,位于华府的 Gallaudet University(世界上唯一一所聋人大学)的语言学家 William Stokoe 惊讶地发现聋人学生在课堂上和生活中使用的手语大相径庭,便认识到这种自然生长的手语应当获的其应有的地位,应当被承认为一门独立的语言。他主张“手势主义”(manualism),尊重自然手语的表达方式和语法逻辑,编撰了沿用至今的美国规范手语。他甚至发明出一套书写符号来标记自然手语的手势,编撰了美国手语字典。【1】

这种区别在中国手语中也很明显。1887年,美国传教士 Annetta Thompson Mills 在山东烟台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手语学校启喑学院(这个名字太好了),成为今天北方手语的蓝本;1897年,一个法国天主教组织在上海建立了另一所聋人学校,成为今天南方手语的蓝本。我的手语老师说,建国以来北方手语深受前苏联手语教学体系的影响,采纳了逐字逐词翻译的口语主义,称为“文法手语”;相比之下,上海手语逐渐向自然手语方向发展。例如:“我去买东西”,在北京手语中依次表达“我”、“去”、“买”、“东西”四个手势;但在上海手语中会根据强调对象调整语序,表达为:“东西”、“我”、“去”、“买”。再比如,“退学”,在上海手语中表达为“学”、“退”;“我的书”表达为“书”、“我的”等等。我们在许多中国大型会议或活动上看到的手语翻译,基本都是死板机械的文法手语,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配合表达,不要说南方人看不懂,很多北方人都看不懂。相比之下,聋人日常表达就要丰富生动地多【2】。比如,表达“很忙”,不需要分别表达“很”、“忙”两个概念,只要将“忙”的手势做得更夸张、配合焦头烂额的表情就行了。

学习手语常常获得惊喜:很多表达(比如各种动物)就像看动作猜词游戏那样,不需要手语训练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;但换作你又想不出如此简洁而精准传神的表达。一些相对抽象的表达,常常伴有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。比如“星期X”,就是模拟牧师从腋下取出圣经的动作,受早期教会背景影响。再比如“父亲”用拇指贴于鼻嘴,而“母亲”用食指贴于鼻嘴,毫无疑问来自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。还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“历史”、“舞蹈”、“墓碑”、“泡澡”,都围绕抽象的“人”的手势展开。学了一期手语,我加强了最初的观点: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,甚至可能是更接近语言本质的语言。

相比于美国,中国的聋人还是处于非常非常弱势的地位。受高等教育和获得工作的机会都很少,更不要说能像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CODA的演员们那样追求自己的事业。而且,中国手语的规范程度依然很不够。最近几年《国家通用手语词典》逐渐丰富完善,采纳了更多自然手语的表达方式,尊重聋人群体自身的文化,是好的现象。但是聋人,就像大部分残疾人一样,可见度依然很低。希望咱们中国的聋人能够活得更体面,获得更多的尊重,拥有更多的自由。

【1】美国手语的历史,Gallaudet University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vH86zmxpE8

【2】上海手语《疫情日记》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3yNh8yur0YV5GFwvJa0bfg

【3】一个手语教学公众号《大生说手》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PyTHkCWVieEV2BdlvYrD7A

«
»

    Leave a Reply

   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